我去过很多名山大川,其中五台山让我留恋忘返。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说要带我去五台山旅游。由于心情愉快,所以我们感觉时间过得非常块,一会就到了五台山。
来到美丽的五台山,听导游阿姨讲述五台山在山西省北部的五台县境内,因为它是由五个平底的山峰组成而得名的。五个山峰分别是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 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峰之内峰峦层叠、沟壑纵横、谷河漫流、林木耸翠,盆地与山峦交错,形成一处色彩鲜明、气候凉爽、适宜人们游览和避暑的风光宝地。五台山的主峰叶斗峰最高,主峰海拔3058米,号称“华北屋脊”。整个五台山面积为2837平方公里,纵横绵亘100余公里。
五台山相传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因此自古就香火鼎盛、举世闻名。五台山中心位于山顶的一个个小盆地里,叫台杯。这里气候凉爽,树木茂盛,鲜花盛开,树木又高又大,树叶苍翠欲滴,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碧绿碧绿的,好看极了,还是著名的避暑胜地。五台山的山峰悬崖峭壁,从天上看简直是神来之笔。五台山绝大多数的寺庙都集中在这里。东北角有一条隆起的山脉,山脉的褶皱里坐落着47座佛教寺院。这座山既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在参天古树中,寺庙与古塔林立,已派北天佛国景色。
这便是那让我留恋忘返的五台山。
文·张文胜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繁峙人,对毗邻的台怀镇再熟悉不过,每年都会去几趟五台山,或陪客或访友,但南台却一直未曾谋面。后台顶悉数被晋旅公司控制,私家车禁止入内,本人又生性懒惰,不愿徒步登山,朝南台之愿似遥遥无期。今有同学护送南台顶普济寺繁峙籍比丘返寺,我等受邀同行,多年夙愿得偿。
同行诸位或没带驾照或前一晚酗酒过度,皆不能驾车,我遂担此重任。从台怀镇出发,朝五台县城方向,沿盘山公路,一路曲曲折折,时有高山落石滚下,走的提心吊胆。到五台山景区西口,三岔路沿左手方向便正式开始登南台。
五台山南台位于台怀镇南12公里,海拔2489米,是五个台中最低的,也是自然景观最秀丽的,台顶面积约14万平方米。南台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繁花似锦,千峦弥布,五彩缤纷,因之被誉为“锦绣峰”。依然是盘山公路,但茂密的植被遮盖着裸露的山石,不再有滚落的危险。连日暴雨,虽道路泥泞,但山上的花草树木愈发的苍翠碧绿。原始森林茂密的针叶松高大葳蕤,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地上厚厚的松针黑土,透气保水,肥力十足,孕育着一个个新的生命。 逶迤盘旋,愈走路况愈差,汽车在颠簸中艰难爬行。走着走着,不觉中茂密的森林不见了,林际之上植被丰厚,百草丰茂,间或有一丛丛白的、黄的花盛开着。山坡上出现了一群群黄色、黑色及黄白、黑白相杂的牛群,看到汽车上来,小牛犊们撒着欢,大牛或躺或立,或悠闲地踱步,或驻足车前好奇地瞧着我们,俨然它们是这里的主人,向我们这些贸然闯入的不速之客提出无声抗议。分明的植物标志提醒我们已进入南台千年高山草甸。
南台不险拔,越接近台顶,越是平缓。但泥泞的山路上,货车压下的深深辙痕,夹杂着嶙峋怪石,让小车推进的更加艰难。一直沿着缓坡蜗牛般慢慢上行。上了台顶是一片较大的开阔地,约一里地大。台顶像倒立的藻瓶,上大下小。台顶有寺院叫普济寺,始建于隋,重建于北宋,后代屡有修缮。普济寺为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古佛殿),西侧建有地藏殿、观音殿、古文殊洞、普贤舍利塔等,东侧建有僧舍、客堂,近年来东侧又新建一偏院,为五观堂、僧舍等。寺内3间前殿,内供脱沙弥勒佛像;5间正殿为文殊殿,殿前有文殊画像碑;后殿为石窑洞3间,内置一尊石雕佛像和两尊菩萨塑像,其中,石雕普贤菩萨像,做工精细,色泽古朴,当为宋,元时期遗物。寺东有一石砌宝塔,名为普贤舍利塔,似元以前遗物。塔身高16米,7层,上部为瓶形,中部有石雕覆莲瓣,下为人、马、龙等石雕。塔内为木构建筑,青石裹外。沿塔内旋梯上登塔顶,南台风光尽收眼底。
今天的天气格外的晴朗,能见度非常好,站在普济寺山门前,极目远眺,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放眼望去,群山连绵起伏,直伸入白云深处。台顶四周,云雾缭绕,风吹来,云雾若飞马,朝台顶奔涌;风吹去,又轻若仙子,朝山外舞蹈。恰与寇老西儿登华山“唯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抬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感同身受。南台亦名仙花山,以野生植被闻名,台顶鸟语花香,犹如仙境。峰顶方圆一里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细花杂草布满了整个山峦,犹如绿色的地毯。每年盛夏,山花盛开,五颜六色,争奇斗艳,好似一片花海。那红彤彤的山丹花,绛紫色的丁香花,白色的茴香花,金黄色的蒲公英,浅蓝色的星星花,种类多达300余种,有许多我们根本叫不出名来。当然最有特色的花要数金莲和野罂栗了。金莲花为腹瓣形,瓣厚而平,一瓣叠一瓣地形成花朵。将此花采下晒干,配上绿茶,就是有名的金莲花茶,用来泡饮,清香提神;野罂栗花亦为黄色,单辩,薄得透明,香得醉人,由一根又细又长的茎高高顶起,微风吹来,轻轻摇动,显得是那样清雅和飘逸。各种花相杂共生,形成跳跃的颜色,撩拨的人心情激荡,不能自抑,狂奔入草地,与草相拥,与花亲吻;搜搜的凉风,吹得人神清气爽,心若明镜,情亦无尘,或豪言壮语,或胡言乱语,一切皆由心生;远处飘来的梵音,如长者喃喃絮语,反复唱颂,沁人心脾,如痴如醉,似灵魂已出窍,飘然而忘尘世诸事,人心向佛也参佛了……
我们在南台顶上徜徉,久久不愿离开。看云在腰间缠绕,雾从手边滑过,伸手捧一掬浓雾,反手摘一朵云彩,如从菩提老祖处学到了秘诀,有了腾云驾雾的本领。不一会儿,云雾越聚越浓,似有大雨将至,为安全起见,我们不得不匆匆离开南台顶。下山路上,野兔乱窜,牛犊狂奔,唯有一位礼佛人,不慌不忙,三步一叩首,朝南台而去。不经历风雨那能见彩虹,看来南台雨后的彩虹只有这位虔诚的朝台者才能见到了。
编辑:赵丹
远观南台寺气势雄伟。从垭口处直拔南台,垂直高度有300多米。南台的山坡莺飞草长,花团锦簇,累了就地卧倒,躺在花草中休息,身心的享受无与伦比。南台海拔2700多米,峰顶平缓,有一座石屋。南台顶上有一小石头房子,显出颓败的光景,村民说那是"菩萨殿",南台又有"菩萨顶"一说。
由于正赶上金莲花季,所以最近几周去小五台的人是一拨接着一波, 我们不去凑热闹,选择了比较偏的线路, 小五南台。我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在人群的前面,沿途的话真的很漂亮,一边走一边看风景,都忘记的疲劳。南台路上的风光也很好,虽然不陡峭,但很有山峰的韵味。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南台或南台鞍部营地,无水源,南台风较大,除非时间不够,否则不推荐南台扎营。南台鞍部下降1个小时以后,能到达一个乱石阵,这里的明显标志就是有若干巨石。南台特点是有个小庙。 越往后走, 景色越好, 我们的心情也逐渐放松起来. 山势相当平, 我们大家走得很慢, 躺在花草里面摆姿势拍照。
从百花到台南比预计的时间快很多,路况也很好,景色优美,台南很美丽,大片的高山草甸,还有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来这里能心旷神怡,心情放松很值得。来这里就像是给心灵上的一次抚慰,更加亲近的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大朝台”原本是佛教信徒亲临东、西、南、北、中五个台顶礼佛祈福的一项朝拜活动。而近些年总有数以万计的驴友前往五台山徒步朝台,根据行走路线的不同,朝台全程约60至80公里,五台山台顶究竟有哪些风景会让这么多人痴迷,宁愿忍受磨难也要去徒步一番。
首先来说说朝台路的寺院大有来头,东台望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西台法雷寺、南台普济寺都是千年古寺,分别供奉着聪明文殊、无垢文殊、孺童文殊、狮子吼文殊和智慧文殊。富有传奇色彩的澡浴池和狮子窝,规模宏大的吉祥寺和金阁寺,不管是佛教文化,还是建筑艺术,一路走来个个令人震撼。西来寺的八功德水,传说可以医治百病,前来求水的人络绎不绝。
其次就是绝美的自然风光,朝台路基本上都是行走在高山之巅,最高海拔3061米在北台顶,最低海拔也在2000米左右,高山上的风光可谓是四季轮换各有不同,冬天白雪皑皑、春天生机勃发、夏天郁郁葱葱、秋季金黄一片,各有各的美,无言优劣。大朝台一定不要错过的东台的日出和云海,北台草甸上吃草的马儿,中台的文殊塑像,西台夜晚的星空、南台盛开的金莲花。
台顶独特的地质地貌和风云变幻的高山气候充满神秘色彩。北台的高山草甸很有特色,一块一块的凸起,就像蘑菇一样,还有龙翻石,从山头到山脚,一道一道的,真像龙爪挠过的一样。朝台路上不仅有高山草甸,还有密林穿越,更有走在山脊线上,一边是松林,一边是草甸,奇特景观。
总之,朝台路上风景多变,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的人感受均是不同的,至于您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那要看个人造化,或许是大雾弥漫、或许是风雪交加、或许是狂风暴雨、或许是风和日丽,只有您去亲自感受一番,才能深知她的壮美。
我感觉南台卧佛山更好玩
这里不仅有着奇特的风光,还有着动人的传说
沿着登山步道,远眺乡间田园,正是秋收之时,忙碌的丰收盛景,带给你希望和喜悦
除此之外,景区还有诸多游玩项目等着你,让你尽享假日的欢乐
大河背山群峰突兀,岩崖峻峭,层峦叠翠,风景迷人,但是没有游乐设施
三伏天的崆峒山,目之所及皆是翠绿,如同清水洗目,甚是养眼,而这层绿荫之下则是清凉和湿润。这里平均气温22 ,同时每立方米的空气中,负氧离子有12000多个,是实至名归的“天然氧吧”。
行走在崆峒山中,抬头蓝天白云、低头人间仙境,不知不觉中,忘却了烦恼,只有清凉与安逸相伴。
崆峒山:中华道教第一山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为国家首批5A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
早在秦汉时期,崆峒山就有了人文景观。相传广成子修炼得道于此山,黄帝前来向广成子问道,这里因此被称为“天下道教第一山”。
经历代陆续兴建后,亭台楼阁,宝刹梵宫,庙宇殿堂,古塔鸣钟,遍布诸峰。早在明清时期,人们把山上名胜景观称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连、仙桥虹跨、笄头叠翠、月石含珠、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等,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雄秀甲于关塞”等美誉。
近年来,山上新修了卧观平凉、观音堂、通天桥、问道宫等景点,使崆峒山更加秀美多姿。
皇城远眺,平凉城尽收眼底
从游客中心上山,可登顶香山,游览皇城,爬过天梯,逛朝天门,然后夜宿中台。徒步原始森林中,一路上微风拂面,听小鸟鸣唱,呼吸着植物的芬芳,每一步都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香山海拔2123.5米,是崆峒山的最高点。香山寺创建于元代,后被毁,1982年重建,是一座仿明清式楼阁,地下一层是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地学博物馆,内设九大功能区,以不同板块向游客展示集参观游览及科考研学于一身的崆峒山。
皇城又名太和宫,是崆峒山上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建筑群,最早由明代驻藩平凉的韩王和妻子郭氏捐资修建。皇城共有8间大殿,分别为天师殿、凌霄殿、药王殿、太上老君楼、真武大殿、太上乾殿、太白殿等,整体建筑风格呈中轴对称、殿上建殿、殿后有殿、殿内藏殿。站在皇城远眺,平凉城美景尽收眼底。
上天梯源于通天之意,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经明、清两代修缮和改革开放以后三次维修形成现在的规模,台阶总数为369级,台面宽2.5米,石阶的坡度在45至75度之间,古人有诗形容上天梯:“一步仅一寸,天门攀铁柱。自向此间行,才得上天路。”
朝天门始建于明代,门楣上“朝天门”由平凉著名书法家张秀民先生所书,“崆峒山”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的,两边楹联“云山拾级通天阕,雾海浮槎诣道门”,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原顾问欧阳中石先生题写。
夜宿中台,听晨钟暮鼓
崆峒山的景点多,想一天游完几乎是不可能的,建议在中台的崆峒山庄住一晚,这里可以听到清晨寺院的钟声,可以欣赏夜晚静谧的美景,日出、云海、星空,美到爆表。
中台,位于崆峒山景区中心地带,是通向各景点必经之地和主要便道的交汇处,这里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东西南北四台依中台四面展开,形似莲花,最高处海拔1927米,是游客购物、休闲、餐饮和住宿的集中之所。
崆峒山庄依山而建,这里除了住宿,还以素斋闻名。素斋采寺庙、道观、宫廷素菜之精华,融民间素斋风格,尽显崆峒素食文化气息。素菜的原料一般包括五谷杂粮、豆类、蔬菜、菌类、藻类、水果、干果、坚果等。“仿荤”是山庄素斋制作的一大特点,做工精细,雕刻精湛,以“色、香、味”著称。
东台看日出,西台看云海
享受一夜清凉后,可去东台看日出、南台品幽静、西台看云海、北台赏丹霞。
东台,又名东峰,最高处海拔1896米,南、东、北三面皆为千仞悬崖绝壁,面东崖壁有名噪古今的玄鹤洞。西可见高插入云的香山,可将平凉古城以及泾河川两侧的望驾山与太统山尽收眼底,古建筑“卧观平凉”就坐落于此,为东台标志性景点之一,也是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的绝佳之地。
南台古称南峰,在崆峒山五台中,南台地势最低,峰顶平坦,可俯览山川美景,领略幽静风光。
西台海拔1932米,栖云寺就位于这里。由于西台地形复杂,林木茂盛,云雾飘荡经久不散,故有“栖云”之称,脚下是无边无际的流云,头顶是柔软的阳光,崖壁刻有清末平凉知府王学伊题书的“栖云”二字。
如遇小雨或雨后,云海波涛汹涌袭来,云层变幻多端,时而汹涛掀浪,时而风平浪静,时而又如浓云密雾铺天盖地,把崆峒山装扮得恍若仙境。
北台又称莲花寺,初建于唐贞观年间,寺周围多古松,东西临渊,地势险要,自然景观独特,也是丹霞地貌景观的绝佳观赏点之一。
夏天的崆峒山,处处环绕着凉爽的气息。崆峒山的绿,绿的透亮、素净;崆峒山的水,飞瀑列阵,空谷绝响,水花带来阵阵凉意,沁人心脾。来这里,就是透心凉、心飞扬的感觉。
五台山旅游景点介绍
导语:五台山是很多旅客去过都推荐的旅游景点。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五台山旅游景点介绍,欢迎借鉴!
五台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闻其名可知其形:它有四方外加中锋五个台顶,五峰之内称台内,五峰之外称台外。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五台山地区峰峦层叠,沟壑纵横,谷河漫流,林木耸翠,盆地与山峦交错,色彩鲜明,气候凉爽,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区。
五台名峰: 北台叶斗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石峰、写字崖等。
五台名寺: 显通寺、菩萨顶、塔院寺、殊像寺、黛螺顶、龙泉寺、碧山寺、南山寺、广济寺、万佛阁等。
【特色推荐】
五台五峰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东南西北中五峰敬供五位文殊化身,分别是聪明文殊、狮子文殊、智慧文殊、无垢文殊和孺者文殊。由于文殊菩萨在藏传佛教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藏族人相信历代的圣明君主和具有伟大成就的宗师都是文殊菩萨化身,因此五台山也受到西藏、内蒙等地少数民族的尊崇,是我国唯一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寺庙并存的道场。
五台青庙
“青庙”是指佛教信徒的庙宇,也就是和尚庙。五台山著名的青庙如显通寺、栖贤寺、龙泉寺、金阁寺、黛螺顶等。
五台黄庙
“黄庙”是指藏教信徒的庙宇,也就是喇嘛庙。五台山的不少喇嘛庙是由青庙改建而成,清朝的皇帝在其中起了些助力。五台山著名的黄庙如塔院寺、菩萨顶、广仁寺等。
【当地活动】
当地是宗教活动的中心,包含盂兰盆会、龙树菩萨圣诞法会、地藏菩萨圣诞法会、燃灯佛圣诞法会等的不少宗教节日,吸引南来北往的香客。其他活动如农历六月十五的喇嘛教节日“跳布扎”、农历六月骡马大会、8月21日?9月21日的佛教文化节等。
五台山游玩娱乐项目
五台山上过大年
“五台山上过大年”受到了海内外佛教界、旅游界等社会各界的欢迎与青睐,尤其是北京、广东、福建等地的游客信士纷纷举家或者组团到五台山过春节、元宵节,把五台山当作是最为惬意的度假首选乐园,不仅有效地继承和弘扬了区域文化,更重要的是拓展了五台山冬季旅游发展新路。
自2002年五台山首届佛俗民情年成功举办以来,五台山景区已经连续如期举行了十届该项活动。活动集中展示佛教圣地禅门僧尼过年习俗和特有的地方“两节”风情的创意,极大迎合了很多中国人“逃离”紧张而喧闹的城市生活、追寻古朴而纯正的过年过节情趣的心理需求。据五台山景区旅游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春节五台山佛俗民情年活动一个月,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3.125万人次,同比增长5%,旅游收入6562.5万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五台山必去景点推荐
五台山之最
五台山建的最早的寺院:今显通寺的前身大孚灵鹫寺,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
五台山仰天大佛有多大:1996年在峰峦起伏的弓步山(普化寺南)发现的仰天大佛,长达3000余米。
五台山最高的塔:塔院寺大白塔,高56.3米。
五台山最高的文殊菩萨像:殊像寺文殊驾狻猊像,总高9.87米。
五台山最高的观世音菩萨像:金阁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高17.7米。
五台山最长的石台阶路:登黛螺顶的大智路,全长508米,共有1080个石台阶。
五台山最重的铜钟:显通寺钟楼内悬挂的幽冥钟,重达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
五台山最大的铜锅:菩萨顶大铜锅,锅口直径2米,高1.06米。
五台山最高的山峰:北台顶,海拔3058米。
五台山最古老的塔:佛光寺祖师塔,建于北魏。
五台山最古老的石狮:罗喉寺建于唐代的石狮。
给五台山撰写碑文最多的'人:清康熙皇帝,在五台山现存150多篇碑文中,写有20篇。
游览五台山留下诗作最多的人:清乾隆皇帝,在搜集成册的诗作中有他的39首。
五台山最高的殿宇:金阁寺观音殿,殿高18米。
五台山最古老的寺院:南禅寺,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
五台山塑的最好的塑像:吉祥寺灯笼文殊菩萨。
五台山最负盛名的壁画:岩山寺金代壁画。
五台山最古老的彩塑:南禅寺大佛殿内的唐代彩塑。
九项特色旅游活动:
佛国圣地采摘游、朝台登山健身游、佛教文艺欣赏游、镇海松涛红叶游、秋冬美景摄影游、金色世界生态游、银色五台踏雪游、寺庙法会祈福游、佛法禅宗探访游。
游览心情
到 五台山游玩,如同其它风景名胜古迹,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景色各有魅力,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欣赏到山水如画的美。所以出发前对五台山景区概况要有所了解,如果是跟随旅游团出游,带队导游会给游客讲解五台山的人文地理;如果是自助游一定要参考五台山必去景点推荐。最后,和亲友结伴出行照相机必不可少,用照片记录下五台山 旅途中愉悦的心情。
;